魏长民: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这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之一“医养健康产业”的专项规划,同时也是山东历史上第一个健康产业规划。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规划》的出台将为我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引领和战略导向作用。
袭燕
一、《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分七个部分,这里着重介绍以下五个方面。
(一)关于产业发展思路。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聚力以“四新”促“四化”,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万亿级产业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和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为抓手,围绕“医药养食游”等重点领域,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医养健康产品供给,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医养健康产业链条,努力把医养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为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基本原则。提出了坚持创新引领、平台支撑,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网络覆盖、集群发展,开放共享、业态融合,多方参与、品牌提升等五个基本原则。三是发展目标。按照“力争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要求,提出到202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左右;到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打造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对医养健康产业涉及的一二三产,集群园区建设、大型企业培育、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分别提出了预期指标。《规划》还对2030年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关于产业区域布局。强化核心引领、带状集聚、多点支撑,整体构筑“三核三带多点”的“三维区域布局”。一是“三核引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产业基础优势,率先实现突破发展,打造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高地。二是“三带集聚”。包括蓝色海洋健康产业带,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七市组成;运河养生健康产业带,由济南、枣庄、济宁、德州、聊城、菏泽六市组成;鲁中南山区健康产业带,由泰安、淄博、莱芜、临沂四市组成。三是“多点支撑”。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确定了潍坊(健康食品)、济宁(健康文化)、泰安(健康旅游)、威海(医疗器械)、临沂(养老养生)、菏泽(生物医药)等6个产业发展支撑点。
(三)关于产业重点领域。医养健康产业在我省首次提出,经过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论证,明确了产业概念,厘清了产业边界,确定了十大重点领域,分别是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管理、健康养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装备、中医中药、体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和健康大数据。如,在医疗服务领域,提出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推进山东质子治疗中心、国家人类遗传基因库山东创新中心、中科院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出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构建覆盖卫生健康全过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在健康养老领域,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适老化建设改造,推广普及老年教育,增加老年用品供给,重点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情感陪护、娱乐休闲、残障辅助、安防监控等智能化产品。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海洋药物、小分子药物等创新药物,提高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等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药品流通业,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在健康大数据领域,全面深化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健康大数据新业态,促进大数据支撑下的健康维护、健康保障、健康产业三大体系融合发展。同时,《规划》以专栏的形式,围绕十大产业领域提出了160余项重点项目,发挥带动作用,支撑产业发展。
二、《规划》主要特点
二是突出体现我省医养健康产业的特色优势。针对我省人口基数大、生态环境好、医养健康资源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大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等基础环境,提出重点发展健康养老、中医中药、健康旅游以及健康食品等特色产业领域。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印发实施,标志着我省医养健康产业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根据我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实际,初步确定设立2支医养健康产业母基金,目前第一支母基金已经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将对发展潜力大、引领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扶持。用足用好产业发展政策。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医养健康产业领域相关政策,用好用活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揽子政策,在规划选址、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资金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为《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